產品分類
PRODUCT CLASSIFICATION研究證實,汞同位素的“質量分餾(MDF)—非質量分餾(MIF)”二維體系,可能成為未來示蹤土壤汞來源的有效工具。尤其是汞同位素的MIF特征,對于示蹤和定量表層土壤大氣汞的貢獻率具有重要作用。
近期,中科院地化所研究人員針對貴州萬山汞礦區汞的同位素地球化學循環,進行了詳細而系統的研究。他們找到了示蹤土壤汞來源的有效工具,并發現汞在水稻體內遷移轉化過程可發生較大汞同位素變化,同時汞礦冶煉過程能導致汞同位素分餾。相關成果先后發表于《科學通報》、《環境科學與技術》等期刊。
據了解,該所環境地球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馮新斌課題組,在國內建立了高精度測定汞同位素組成的方法。目前,該技術已成功應用于典型生態系統的汞污染源示蹤研究。
zui近,研究人員又通過測定貴州省不同汞污染區表層土壤的汞同位素組成,發現不同汞污染區土壤汞存在不同的汞同位素組成特征。研究證實,汞同位素的“質量分餾(MDF)—非質量分餾(MIF)”二維體系,可能成為未來示蹤土壤汞來源的有效工具。尤其是汞同位素的MIF特征,對于示蹤和定量表層土壤大氣汞的貢獻率具有重要作用。
另一項研究則發現,汞在水稻體內遷移轉化過程可以發生較大汞同位素分餾,從而為進一步解釋汞在植物體內的遷移轉化奠定了基礎。通過分別測定土壤汞和大氣汞的同位素組成,研究人員得出了水稻植株不同部位汞的二元同位素混合模型,并根據水稻不同部位汞同位素非質量分餾的強弱,估算了其大氣汞的相對比例。
研究人員還通過測定萬山汞礦的汞礦石和汞冶煉廢渣樣品,發現汞礦冶煉過程能導致汞同位素質量分餾,這對示蹤汞礦區不同汞污染源的環境效應具有重要意義。他們還對汞礦區土壤中生物可利用態的汞進行提取,并測定了其汞同位素組成,為汞污染土壤修復技術提供了重要依據。
CONTACT
辦公地址:上海市閔行區春光路99弄26號504-505室TEL:021-54339375
EMAIL:market@nutech17.com